各师生:
为充分发挥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”的积极作用,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,激发创新意识,培养创新思维,增强综合素质,根据省里相关文件精神,现将纽约国际官网有关组织情况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分类
大赛设两个类别,分别为职业规划类和创新创意类,每个类别分本研组和高职高专两个组别。职业规划类以培养生涯规划能力为目的,以选择具体职业就业为目标,创新创意类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目的,以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意为导向。
二、参赛对象
参赛作品(项目)的申报人必须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(含留学生)。职业规划类作品以个人形式申报,创新创意类项目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申报(每个团队成员不超过4人),每个作品(项目)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。大赛鼓励参赛者跨院校、跨专业,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、专业配备科学、人员结构合理的团队。跨院校项目只能明确一个申报主体院校。已经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另两项赛事金奖、一等奖等最高奖项的,不得参与本赛事。
三、参赛作品(项目)要求
1.所有参赛作品(项目)必须符合大赛的主题和范围,不得与国家相关法律、法规和科技伦理相抵触;
2.所有参赛作品(项目)必须是原创作品或获得合法授权,不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著作权、版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隐私权等,不能存在任何法律纠纷。
四、大赛安排
大赛分宣传报名、专家评审、学校决赛、省赛指导四个阶段。相关文件和材料可以通过学校就业创业网通知公告栏(网址:jy.zisu.edu.cn)查阅或下载。各阶段安排如下:
(一)宣传报名推荐阶段(4月上旬-5月中旬)
各学院负责做好学生宣传发动工作,引导学生积极参赛,学生向所在学院报名。学生可登陆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http://zisu.careersky.cn/jixun/Account/signIn(用户名:个人学号,密码111111)做相关的测评。
各学院结合本学院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,对本学院学生作品进行初选推荐。积极组织参加过“创青春——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、新苗人才计划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优秀作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要求参赛。
请各参赛者于5月15日前《校赛推荐表》(附件1)、职业规划类报送《职业生涯规划书》(附件2)和创新创意类报送《创新创意项目申报书》(附件3)。上述材料电子版(每类作品不超过30M)发送至919716700@qq.com。联系人:洛旸,联系电话:17357195545。
(二)专家评审阶段(5月下旬)
学校将邀请高校资深职业咨询专家、企事业用人单位代表等相关人员按照“书面作品评分标准”(详见附件4)对职业规划类和创新创意类分别评分,评选出职业规划类和创新创意类各12件作品晋级学校决赛。
(三)学校决赛阶段(5月底)
晋级决赛选手须在决赛前提交参赛作品电子版和纸质版(黑白打印简装一式6份)、PPT电子版、项目展示板电子版(创新创意类选做),具体另行通知。进入决赛的作品(项目)名称、项目团队负责人、指导教师原则上与复赛时保持一致。
职业规划类决赛环节由主题陈述、职业体验感悟、现场答辩三部分组成,主题陈述限时6分钟,职业体验感悟限时4分钟,现场答辩限时5分钟。主题陈述主要从自我认知、职业认知、职业决策、发展计划与路径以及自我监控等方面进行阐述。职业体验感悟部分要求参赛选手充分了解目标职业,明晰职业要求和展现个人职业能力,表达形式不限。
创新创意类决赛环节由主题陈述、现场答辩两部分组成,主题陈述限时8分钟,现场答辩限时5分钟。主题陈述主要从项目来源、应用领域认知、项目依据和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。
评委根据《决赛评分标准》(附件5)进行现场打分(计分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),各类各组按得分高低分别评选出一等奖和二等奖作品(项目),获奖名单学校将发文公布。
(四)省级大赛赛前指导阶段(6月-9月)
校学生处将选送部分优秀作品参加省级比赛,并对参加省级大赛的选手进行专项指导和集训。
五、奖项设置
1.本研组和高职高专两个组别同台竞技,比赛共评选出职业规划类、创新创意类一等奖各2名,二等奖各4名,三等奖各6名,以作品(项目)为单位分别奖励人民币2500元、1000元、500元。根据选手比赛成绩和现场表现情况,评选出最佳个人风采奖、最佳文本奖、最具人气奖各1名。
2.获得校一等奖作品的指导老师授予“优秀指导老师”称号。
3.大赛设置最佳组织奖1名。最佳组织奖根据各学院组织情况、学生参赛率、宣传组织工作和参赛选手的精神面貌综合评比确定。
4.获得省赛职业规划类、创新创意类一、二、三等奖的,以作品(项目)为单位分别奖励人民币10000元、5000元、3000元。获得省赛最佳个人风采奖、最佳文本奖、最具人气奖等单项奖的额外奖励人民币3000元。
六、相关要求
1.大赛组委会将根据省教育厅分配的参赛名额,从获奖学生中推荐参加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。
2.参赛选手提交的作品及相关资料必须保证是本人原创作品,并保证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。所有参赛作品不退原稿,请自行保留底稿。
3.参赛选手提交的参赛作品著作权(版权)归校学生处所有,并有权使用作品(保留原作者署名)编印成材料,供广大师生学习交流。
附件:1. 校赛推荐表
2. 职业生涯规划书
3. 创新创意项目申报书
4. 书面作品评分标准
5. 决赛评分标准